《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22期理论视野栏目刊登了原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教授文章《组织建设视角下的学科建设》。该文从组织建设的视角,探讨高校如何通过组织决策、组织架构、组织制度和组织文化等各个环节的改变来实现学科建设的目标。现转载给各基层党组织、各部门学习、讨论。
组织建设视角下的学科建设
黄达人 王旭初
[摘要]以学科为基础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原则,高校要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体现组织的价值。组织
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组织建设的视角,探讨高校如何通过组织决策、组织架构、组织制度和
组织文化等各个环节的改变来实现学科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学科建设;组织建设
学科建设是中国高校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抓手。无论是在“211工程”“985工程”,还是在“双一流”建设,乃至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推进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以学科尤其是一级学科为基础,是我国高校探索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的共同特征。学科建设也是政府进行财政拨款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界对于学科建设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学科建设最早是因学位授权点建设和研究生教育而兴起,之后,根据学位授权点申报的硬性标准,学科建设的内容不断丰富,学科建设的功能不断扩展,形成了以学科平台为载体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等的发展模式。现在,随着高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价值理念的回归,学界对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尤其是与本科人才培养的关系,有了更多的思考。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原则。“学科”是以知识分类为基础的概念,但是学科建设中的“学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是指科研或者研究生教育,还是一个组织概念,它包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多方面的内容。既然学科建设是一个组织概念,那么,要强化一级学科的概念,就不仅仅是相关要素的组合,更是组织形态的改变。按照一级学科来进行组织形态的调整,将有利于推动学科交叉,进而有利于一级学科真正意义上的壮大。近些年,笔者走访了全国400多所高校,看到高校通过学科建设提升办学水平的同时,部分地方高校(含定位为应用型的高校)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对于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学科建设内涵的理解还有待加深,一些高校在学科建设中比较多地考虑指标上的提升。从组织建设的视角去看待学科建设,不仅是学科建设的意义所在,也有助于回归人才培养的初心。
在组织决策层面,要做好重点建设学科的布局工作
笔者看到,有的高校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中提出“小综合、大特色”的建设思想,这种提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小综合”体现了对高校办学历史的尊重;而“大特色”则体现为在没有强有力政府财政和资源的持续支持的情况下,高校如果继续外延式发展,只会越来越削弱原有学科,因此,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好,进行重点建设,打造办学特色。目前,一些高校提出学科建设要“削枝强干”,也有基于这一点的考虑。
在实际操作中,部分高校在布局重点建设学科方面尚有不足。例如,一些高校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含“双一流”建设)方案中,尽可能多地加入重点建设学科的数量,扩大重点学科建设的覆盖面,这样做有平衡国家/地方任务和高校自身重点建设的考虑,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也存在着部分高校没有突出建设重点的问题;又如,一些高校以学科群的方式进行重点建设,但是重点建设的学科群又包含了学校几乎所有的学科,这样一来,什么都是重点,实际上是没有重点。
在布局重点建设学科时,要体现举办者的意愿和社会的需求。对于公办大学来说,政府是大学的举办者,学科布局首先要能够体现政府的意愿。例如,某省属海洋类高校原来确立的重点建设学科是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由于地方上对建设海洋工程学科有迫切需求,通过省委组织部遴选,从省外高校选拔了一位海洋工程学科背景的校长。校长到任后,加大海洋工程学科人才的引育,逐渐形成了一支海洋工程的学科队伍,使得发展海洋工程有了基础。同时,学校上下对于重点发展海洋工程学科也有着广泛的共识。于是学校召开了整体建设方案调整专家论证会,把海洋工程列入重点建设,并通过了校党委常委会的审议。
政府在体现举办者意愿方面有一个重要抓手就是高校领导的遴选。笔者在一些地方高校看到,学校在对接地方支柱产业形成特色发展方面有着强烈愿望,但苦于没有领军人才。如果地方组织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能够给予支持,在配备学校领导班子时,通过遴选相关学科背景的学术带头人,帮助这些高校引进急缺人才,就能更好地支持高校打造办学特色。
在组织架构层面,要通过学科整合来提升组织能力
学科建设的过程是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学校层面进行学科整合,增强学科的资源投入、队伍建设等,构建起适合学科发展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学科组织能力的有效方式。
学科的组织形式有很多种,学院是其最主要的形式。院系作为大学里的实体组织,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依托,学科建设的许多任务,也可以通过院系组织来实现。因此,很多高校通过学院的设置对学科进行整合。例如,某高校明确提出“学校学部(学院机构)设置调整,学科先行”,对学部、学院和系的设置进行调整,重新梳理了存量学科,并与战略新兴领域的增量学科进行了规划和整合。这样做,进一步加强了学科与学院的联系。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遴选和方案编制要求里,体现了以一级学科作为评价标准的导向。对于高校而言,就要在组织架构的调整上更有利于一级学科的建设。同时,在这一次国家“双一流”遴选标准里,除了学科评估中的表现,还有上海软科、ESI、QS、U.S.News、TIMES等国内外学科评估作为重要依据。只有评价的多样性,才会有学科发展的多样性。随着学科口径和学科建设任务的改变,学科的组织形式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保持学科组织适度的开放性,将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
在学科组织的调整方式上,有的高校比较刚性,有的高校则比较柔和。对于后者,笔者总结了高校的两种做法:一是以协商的方式直接通过学院进行调整。笔者在西北某高校看到,该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里有三个一级学科,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学校要求聚焦支持一个一级学科,学院教师通过讨论形成共识,提出以聚焦政治学为主线统领学院学科发展。通过发动教师讨论,充分发挥了学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保持学院组织相对稳定,设立学科群、学部、学科特区等跨学院组织来整合学科。在实际操作中,目前一些高校的做法还依然停留在概念上。笔者曾到某高校开展重点建设学科群的座谈,学科群里各个学院的代表纷纷表示,学科群成立以后几乎没有组织活动,一年也开不了一次会,说明学科群的组织形式尚未完善。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哪种组织调整方式,都要充分考虑到师生利益,这不仅关乎教师和学生的归属感,更关乎人才培养的根基。
在学科组织中需要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如果是一个学院对应一个重点建设学科的组织形式,学科带头人既是学科建设负责人,同时又是学院行政负责人,可能有一定的方便之处。目前,校院两级管理得到了比较多高校的关注,也有相当一批高校在进行实践。本文认为,校院两级管理顺利实施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在学校内部选拔一批有理念有担当的院长。如果是跨学院的组织,发挥学科负责人的作用就非常关键,例如,某高校在入围“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五个学科群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通过遴选相关领域的领军科学家担任首席科学家,全面负责学科建设和发展。从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科群的运行还是比较顺畅的。
在组织制度层面,要体现重点建设的制度安排
有了重点建设的学科,有了相应的组织架构,但是如果没有对应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学科建设就无法真正进行下去。
一方面,在学科资源的配置上,出台的政策要有利于重点建设。笔者看到某高校的校内二次分配政策,教师津贴里有一部分要靠学院创收来解决。但一般来说,学术贡献与创收能力不是正相关的。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中应该有更好的分配政策来激励为学术作出贡献的学院。
在学科资源方面,除了支持重点学科建设的办学经费,还包括引进人才的指标、研究生招生指标、重点平台、各类奖项等。很多高校谋求一级学科的增设,但与之对应的博士生招生指标等资源的增长却没有同步,导致学位点越多,资源越稀释。这时候如果校内相关学科资源的存量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必然会影响高校的重点学科建设。
由于学科资源掌握在不同职能部门手中,进行学科资源的分配需要职能部门的联动。例如,某高校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学科办、人事处、财务处、研究生院、设备处等部门的负责人经常能够坐在一起开会,协调推进学科建设。该校把学科资源划分了几个“水池”,额度按照重点建设学科的层次分到不同的学院,最终由职能部门进行统筹,把握进度。这种资源配置的形式体现了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路,既落实学院办学主体责任,为学院提供必要的学科运转和发展资源,又在学校层面统筹重点学科建设资源,进行实时观测和动态调整,给予学院一定的压力。 该校的项目预算经费执行率能够在所在省的高校中名列前茅,与职能部门之间的良性联动是分不开的,经了解,五个部门分属四位校领导分管,在传统科层制的组织架构下能够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中层干部发挥了主动性。
另一方面,学科建设由于涉及高校办学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综合改革,需要各项政策的配合。比如说,“削枝强干”看上去是学科整合的问题,但是顺利推动的背后还关系到教师的流动,需要与学校的人事制度相配合。人事制度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些高校在人才引进时,往往重视博士的数量,对于教师学科属性的关注不够。在这方面,也有一些高校做得比较好。如某省属高校提出“大商科”的办学特色,学校紧密围绕办学特色来引进人才,其环境学科也是优先考虑引进环境经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在组织文化层面,要重视以师生为中心的文化建设
近三十年来,学科建设一直是政府和高校进行投入的重点,但是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仅仅靠资源投入拉动发展是不够的,也是难以持久的。大学要想持续发展,要特别关注大学文化的作用。大学的管理者不应把学科建设认为是管理的结果,因为大学里的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果都是教师和学生们直接完成的,大学管理者应该关注的是师生们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工作和学习的。
学科建设中最核心的是人才培养,但在学科建设中最容易忽视的也是本科教学改革。最近几年,笔者参与了近三十所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在委托高校所做的毕业五年学生职业发展情况的抽样调查报告中,十几所高校的毕业生们集中表示,希望高校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师通过科研来带学生。毕业生的期待给高校的本科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很好的案例。例如,有的高校实施了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参与的学生表示“做科研比游戏好玩多了”,学生们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真正地“忙起来”。笔者认为,在本科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的今天,教师通过科研带学生的本质是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有效时间,这既是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方式。一旦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科研平台就是教学资源,老师做科研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这样就把学科建设与本科人才培养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结合了起来。
在大学文化的营造上,不仅大学主要领导的办学理念会影响组织文化的形成,大学的每一个人也都是自己所处组织的文化营造者,尤其对于大学的中层干部(职能部门责任人、学院书记院长)而言,更要注重小环境的营造。笔者曾经与一所省属高校数学学院的领导和教师们座谈感受到学院院长在努力营造学院内部良好的氛围。虽然学校位于非省会城市,也不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没有地缘优势,平台也不算高,但该学院依然吸引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并取得很好的成绩,青年教师们表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院的氛围好。该学院院长说了一句话让笔者印象深刻:青年教师的小事就是学院的大事。
学科建设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发展道路,从组织建设的角度,部分地方高校对于其在学科建设中所起作用的认识和实践还有待深化。高校要在学科建设中体现组织的价值,布局重点建设学科体现办学特色通过组织架构的调整来整合学科制定有利于重点建设的各项政策、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特别要重视学科建设对于本科人才培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宣勇.论大学学科组织[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5).
[2] 王旭初,黄达人.关于“双一流”建设若干关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8(5).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